大连环嘉集团怎么样(大连环嘉集团家族成员)
44年前,19岁的魏运高第一次踏上复州湾的百里盐田,站在广阔天地间,这个瘦高的年轻人决心要有所作为。40年斗转星移,魏运高凭着对盐场140平方公里土地深沉的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技术革新的神话。如今,魏运高是大连盐化集团唯一一名退休返聘的技术工人,他先后获得辽宁五一奖章、大连市劳模等荣誉。
初心
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到了大连复州湾的百里盐田,才感觉到人在天地间是那样渺小。彼时,作为闯关东后裔的魏运高,第一次站在盐田里便被震撼了。他想,立于这广阔天地,人就应该兢兢业业地做点事情。
1972年高中毕业后,19岁的魏运高正式成为复州湾盐场(今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盐工。虽然出生于农民家庭,文化程度只到高中,但是这个聪明的小伙从未停止学习。“只要一有空就自学文化课,学习一些生产知识”,因为持续不断学习,魏运高很快显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特质。 3年后,厂领导将这位爱钻研的小伙从盐工班调到了电工班。“盐田的用电、照明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因为盐场特别大,所以我们用电都是依靠自己发电,厂里的电工需要掌握的知识特别多。 ”进入新岗位,魏运高一边跟师傅学习,一边做各种工作笔记,至今,魏运高还完整地保留着那些厚厚的学习笔记。他说,依靠这些总结和整理,把工作中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论高度,然后再把理论用于指导日常工作。一直到现在,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40年间,魏运高所在的盐业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连市原有的四大国有盐场只剩下了大连盐化集团一家。大浪淘沙,独自生存下来的盐化集团越战越勇、意气风发,不但雄踞东北而且成为了全国一流的制盐企业。每年,都有兄弟单位来大连盐化集团学习,而他们学习的焦点之一——制盐自动化设备,有很多都是出自能工巧匠魏运高之手。
创造心
生产工艺因他而进步
劳动创造世界。 7月5日下午,炎炎烈日下,复州湾盐田里的一幕是最美的风景。盐化工人们身着厚厚的工作服在盐池里扒盐,他们的脸是黝黑发红的,额头上闪着汗珠,衣袖下露出结实的肌肉。此刻,劳动者是最美的风景。
在盐池的周围,有不少都是魏运高带领团队发明创造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设备。这些设备帮助工友们从繁重的劳动中得以解放出来,大连盐化集团在近十几年的生产中,大幅度地节省了人力成本。
当过3年盐工,又一直钻研电工的魏运高,数十年如一日地行走在广阔盐田上。看到工友们有时因为天降大雨,那么多的人一起忙着一块一块地给盐池盖塑料布,他就开始思考,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尝试?
“盐场的机械设备有其特殊性,它的自动化改进没有借鉴、没有参考,也没有企业会为盐场去单独研发,几乎所有设备都只有自创自制。 ”魏运高说。
大塑自动化——这是最让一线盐化工人称道的发明。盐池最怕下雨,下雨前要铺盖大塑料,怎么样能让大塑铺盖达到自动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魏运高先是考察了其他行业相关遥控技术项目,又买回了遥控装置,白天正常上班,晚上研究到深夜,拿着笔在图纸上反复画图,在与同事们无数次实验后,终于“大塑结晶池浮卷收放自动化装置”实验成功了。因为实现了远距离遥控操作,功效提高了4倍,降低了员工的劳动负荷,减少了人力和维修成本,提高了操作安全系数。这一发明在全公司推广使用后,每年仅节省人工成本就可达700余万元。此装置还获得国家三个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集团公司专利空白,并获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银奖。
7月5日下午,大连盐化集团复州湾制盐场制盐七班。班长李德君见到魏运高,亲切地打着招呼。“我们班应用老魏的自动化设备比较多,比较早。因为我们班面积大、工作任务重,活儿累,在没有自动化之前,我们曾经是个老大难班,大家都不爱来。现在自动化推广了,工人普遍反映好!自动化前我们班的工人12个,现在是6个。 ”
在七班的一个泵房,工人给记者演示了魏运高的另一发明——自动泵水系统。当泵站内的水位达到1米高时,泵机自动开闸;当水位低于10厘米时,又自动断电;假如发生故障,三项电变两项电,电机也会自动跳闸。“以前就为了这个泵站,工人最远要走1公里来开闸或者关闸,开之后还不放心,来回没有遍数,一天能看n次。”李德君幽默地说:“现在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水位到了泵就自动开关,人一天甚至几天都不用看一回。 ”
因为这些发明创造,魏运高在生产一线成了名人,当电气设备安装或运行遇到“疑难杂症”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有问题找老魏”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其实,不是我个人多么有能力。 ”魏运高认真地说:“我们这些技工都是幸运的。工作中,只要我们有想法去创新,只要提出来,企业从财力物力上都给予很大的支持,鼓励我们去创新。 ”

大连市首批10个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中,盐化集团占有一席,而魏运高是这个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工作室最近正在调试的自主研发设备是自动扒盐机,因为盐业生产最累的工作就是扒盐,怀揣梦想的魏运高团队计划在今年内将该机器调试成功,让作业实现无人化。
热忱心
想给小火车喇叭装上船的声音
在魏运高团队的最新力作中,还有一辆遥控电瓶小火车。这辆小火车仿照古法制盐所用的翻斗火车,从最初的设计环节到最后的喷漆环节“一针一线”都是由魏运高团队自主完成。“我们的火车轨道贯穿全厂,这辆小火车可以到达场内任何地方,它主要是为了今后我们开展盐业旅游观光用的。 ”魏运高满意地看着他心爱的小火车。
“现在就是火车的喇叭还没装好,挑了几个喇叭,声音都不好听。 ”魏运高说,“我喜欢船的汽笛声音,配上蒸汽火车的外形有深沉感,不行就在网上下载一个。”魏运高说完,厂里新来的大学生抿着嘴笑了。在这些年轻人眼里,心灵手巧、热爱创新的魏运高就是这么“潮”,这种新潮来自他对生活对工作的满腔热忱。
7月5日,在制盐七班的盐田上,魏运高跟班长李德君商量着,“我下一步打算在这再安一个泵,然后水可以这么走。 ”魏运高边说边比划着,“你看,这还可以再挖个渠改造一下……”李德君微笑着看着老魏,认真地听他的思路。阳光下老魏黝黑的脸上满是热忱。“行!你就看着整吧! ”李德君点着头。
这是一个老技工的情怀。大连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德伟说:“他期盼着盐场全部实现生产自动化,员工们用更高超、更尖端的科学技术,快乐轻松地进行海盐生产工作。 ”
不老心

跟他在盐田上行走感觉他只有40岁
7月5日下午,魏运高在泥泞的盐田上大步行走着,记者跟在他身后,恍然间感觉他只有40岁。
今年63岁的魏运高没有选择休养生息,不为别的,只为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自己所学、所知、所想全部转化为技术动能,助力盐化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因此他仍每天在基层学习着、研究着。他是盐化集团公司唯一一个退休返聘的技术工人。如今仍在发挥着炽热能量的魏运高带领年轻人进行着一项又一项创新。集团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因此贡献卓著,被大连市总工会授予荣誉牌匾,还成为市总工会在全市推荐命名10个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
站在复州湾盐田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魏运高看到了工友们因为他的发明创造而减少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看到公司因为他的发明创造而实现了国内独一无二的制盐现代化生产,他的内心如此地满足。未来他还要继续走下去,为了这片土地倾尽全力。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赵晖
电工是干什么的?
电工就是从事与电有关工作的工人。电工只是一个笼统的叫法,因为将电工工种细分,有好几种:包括维修电工、机修电工、汽修电工、高压电工、弱电工等等。像魏运高这样的电工,一定是全能型电工,不但懂得各类电工知识,而且善于融会贯通和应用。
猜你喜欢
- 2025-10-28火币交易所(火币网官网登录入口)
- 2025-10-28嗨钱网余额怎么提出来(嗨钱网属于哪里的公司)
- 2025-10-27欧易是什么app(欧易app为何禁止使用)
- 2025-10-26比特币历史价格走势图(比特币历史价格行情)
- 2025-10-26南京江宁奥特佳怎么样(南京为什么叫江宁)
- 2025-10-26以太坊钱包转账(以太坊钱包标识)
- 2025-10-26usdt充值教程(usdt充值多久到账)
- 2025-10-26大连万达金融怎么样(大连万达公司)
- 2025-10-25虚拟货币行情网(虚拟币行情平台)
- 2025-10-25东音泵业待遇怎么样(东音泵业上市了吗)

网友评论